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第一届中国年轻乳腺癌高峰论坛暨共识大会/2021逸仙乳腺癌论坛(2021 YBCC/BEST OF BCY5)于2021年12月18~19日在广州成功召开。会上,由中国乳腺癌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YBCC学术委员会重点围绕国际共识及中国挑战、中国年轻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患者生育、化疗、内分泌治疗、抗HER2治疗、免疫治疗及新药探索等年轻乳腺癌争议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并投票制订了适用于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的专家共识,为中国医生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多依据和方向!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陈前军教授带来了《年轻乳腺癌早期内分泌药物选择再思考》的讲课,《肿瘤瞭望》就该话题再次特邀采访了陈前军教授。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会议上带来了《年轻乳腺癌早期内分泌药物选择再思考》的讲课,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人工绝经和自然绝经有何差异?
陈前军教授:人工绝经和自然绝经最大的区别是进入绝经状态的方法和过程。自然绝经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自然过程,而人工绝经是靠药物或卵巢切除等人为手段使患者突然进入绝经状态。二者不仅进入绝经状态的过程不同,患者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变化也存在差异。
自然绝经患者是缓慢的进入到绝经状态,很多器官功能会出现缓慢的衰老,如肾上腺、心脏等。但人工绝经是在人为的干预下,使绝经前的患者突然失去卵巢功能,但其肾上腺等器官仍然是处于比较年轻化的状态,因此,它所造成的内在环境与自然绝经状态所处的内在环境是不同的。
这个过程就像寒冷的冬季我们走进了空调房间,虽然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但我们所处的季节并没有发生变化,与季节更替进入到春天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两类患者,我们还需要谨慎的去对待。比如在ABCSG12研究中,绝经前患者的体重指数是影响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的,但是在自然绝经状态下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并不受体重指数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提示我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的内在环境确实是不同的。
肿瘤瞭望:绝经前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您认为使用OFS+NSAI和OFS+SAI有什么区别?
陈前军教授:总体而言,尽管多数专家认为OFS+NSAI和OFS+SAI都是可以的。但是从循证医学证据来看,这两种治疗方案在绝经前患者中相关数据结果是不同的。如在ABCSG12研究中,阿那曲唑+OFS与TAM+OFS相比并未提升患者疗效,提示OFS+NSAI是年轻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方案的不利证据。而TEXT&SOFT联合分析的结果显示,依西美坦+OFS组DFS显著优于TAM+OFS组(91.1% vs. 87.3%),各亚组均可从依西美坦+OFS中获益,这些数据对OFS+SAI是有利的。
分析原因,可能是我刚刚提到的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时患者所处的内在环境不同,这一潜在因素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此外,我认为NSAI和SAI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也是不同的,虽然都属于AI,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似乎支持OFS+SAI的证据更有力。
肿瘤瞭望:本届大会会议日程中有很多年轻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话题。您认为,年轻是否为强化内分泌治疗的独立因素?
陈前军教授: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Pagani教授在内的很多专家不认可这一因素为强化内分泌治疗的独立因素,年轻或年老并不会导致治疗策略的改变,并不会根据患者年轻而给予更强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年龄<35岁或<40岁的HR+/HER2-的患者,年龄就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既然其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就应该是指导治疗决策变换的因素。
我想很多专家可能把以下这两个概念混淆了,独立影响因素与充分因素是不同的。不能把年轻作为一个充分因素来进行强化治疗,但其确实是HR+/HER2-乳腺癌强化治疗的影响因素。
肿瘤瞭望:您认为HR+/HER2+患者应该强化内分泌治疗还是靶向治疗?
陈前军教授:总体而言,对于淋巴结阳性的高危HR+/HER2+患者,既要进行强化靶向治疗,也要进行强化内分泌治疗。强化靶向治疗包括抗HER2治疗从单靶变成双靶。对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可以采取OFS加上TAM或者AI进行强化。淋巴结阴性且相对低危的HR+/HER2+患者相对于HR+/HER2-乳腺癌而言,预后较差,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指标来进行内分泌强化治疗。但是,我想抗HER2靶向治疗已经使得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种类型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近,所以,HER2作为一个预后因素来讲,似乎就不太会影响其后的强化治疗或治疗策略变动。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HER2不仅是一个预后指标,同时它还是影响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指标(预测指标)。从目前来看,既往一些绝经后的研究提示HR+/HER2+乳腺癌似乎对AI类治疗更敏感,如BIG 198研究。今后,这种影响机制究竟还存不存在,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专家简介
陈前军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大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BCS)乳腺癌专委会青委委员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实力中青年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
《Gland Surgery》杂志审稿专家
美国UCLA乳腺中心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