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SABCS大会上,HER2CLIMB-02研究结果公布,研究结果显示,与T-DM1联合安慰剂相比,T-DM1联合图卡替尼可显著改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脑转移患者中也是如此。本刊现场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围绕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特别是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深入点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2023年SABCS大会上,HER2CLIMB-02研究结果公布,研究结果显示,与T-DM1联合安慰剂相比,T-DM1联合图卡替尼可显著改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脑转移患者中也是如此。本刊现场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围绕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特别是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深入点评。
01
肿瘤瞭望:本次SABCS大会公布了3期HER2CLIMB-02研究结果,在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烷经治的HER2+LA/MBC患者中,比较了T-DM1联合图卡替尼与T-DM1单药的疗效,T-DM1联合图卡替尼相比单药在防止疾病进展方面显著更优,包括在脑转移患者中。您如何看待这一结果?考虑到HER2+LA/MBC的治疗困境,您认为这一结果具有哪些意义?
王晓稼教授: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烷治疗明显延长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T-DM1和DS-8201是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烷治疗的HER2+LA/MBC患者的标准治疗。在HER2CLIMB研究中,将图卡替尼加入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联合方案,明显增加了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获益。本次大会报告的3期HER2CLIMB-02研究中,T-DM1联合图卡替尼相比T-DM1单药在防止疾病进展方面显著更优(中位PFS:9.5 vs.7.4个月,HR 0.76,P=0.0163),对脑转移患者生存获益的改善也非常明显(中位PFS:7.8 vs.5.7个月,HR 0.64)。
在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类型与之前报告的图卡替尼和T-DM1的不良事件类型一致。由于图卡替尼是靶向HER2的小分子口服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而T-DM1是抗体偶联药物(ADC),因此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之间没有明显的重叠。T-DM1+图卡替尼组相比单药组,在恶心、腹泻、疲劳、呕吐、肝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这些通常可以通过停药和剂量减少来管理和逆转。总体上,这项研究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02
肿瘤瞭望:您如何看待未来T-DM1可探索的联合策略(例如联合ZN1041等)在HER2+MBC患者特别是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王晓稼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种相对难以治疗且生存期较短的乳腺癌亚型。在接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后,患者DFS和PFS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些曲妥珠单抗治疗出现进展的患者中,脑转移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往往相对较短。这是由于靶向药物在脑部的作用相对缓慢且效果较差。我们以往认为在接受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的3-5线后出现脑转移的患者,可能在抗HER2一线治疗或疾病晚期进展时就已经发生了脑转移。这表明脑部是抗HER2单抗控制不良的区域。因此小分子TKI药物成为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在小分子药物的选择中,脑转移患者的获益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如果在一线治疗时出现脑转移,建议优先选择小分子药物。由于小分子药物和ADC药物之间的毒性反应几乎没有重叠,因此在抗HER2 ADC治疗中应尽早加入小分子药物,这可能会推迟脑转移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整个PFS的延长。在未来的诊疗策略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一方面。此外,虽然DS-8201可能在脑转移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但与小分子药物联合使用是否会更好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然而,基于上述临床循证证据,对于T-DM1,我们认为小分子药物可以与其联合使用,可以在早期如HER2CLIMB-02研究中一样提前加入,也可以在进展后的后期再加入小分子药物。
03
肿瘤瞭望:您认为应如何在使用联合策略时,如何更好的进行安全性管理,平衡临床获益与风险?
王晓稼教授:在药物联合治疗时,我们需要谨慎考虑药物的副反应。理想情况下,选择联合使用的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重叠的。尽管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疗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增加了副反应发生的概率。当患者经历的副反应比较明显时,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通常不主张为了增加疗效而盲目联合用药。只有在副反应可控,并且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建议进行联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前线治疗方案和目前的疾病控制情况,来个体化地考虑是否需要联合治疗。
王晓稼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
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和分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肿瘤诊治质控中心副主任兼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内科专委会前任主委、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筹)牵头人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