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晚期肾癌论坛(China Advanced Rcc Symposium,CARS)于8月7~8日在苏州顺利召开。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何志嵩教授介绍MDT的发展、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新兴靶向药物。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MDT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所谓MDT,就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四十年前,美国最先兴起的一种肿瘤诊治模式。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就诊模式是一对一,即一名患者到一位医生那里就诊,但是实际上对一位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个科室共同完成,尤其是肿瘤的诊疗。诊断时,需要影像科、病理科和核医学科共同参与进行肿瘤分期的诊断;治疗时,对于泌尿肿瘤而言,需要泌尿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在一些复杂手术时,甚至需要血管外科、心脏外科等,综合治疗可以让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实现最大获益。另外,肾癌患者实际病情千差万别,绝大多数患者可能是一个状态,但是少部分患者病情复杂,这就需要各个学科综合治疗来实现“个体化治疗”。
MDT模式在国外建立较早,发展也相对成熟,而我国一些肿瘤专科医院,如上海复旦肿瘤医院也在十年前开始针对部分疾病实行MDT。MDT这一模式在国内综合医院的实施存在一些困难,因为综合医院的疾病就诊科室,如泌尿科,对泌尿肿瘤熟悉,但是影像科、病理科对其就有一定困难,因为综合医院影像科面对的病情比肿瘤医院面对的病情复杂得多,如果不能做到亚专业化,每位医生对泌尿肿瘤方面只熟悉一部分,这样影像科医生就不容易进入更高境界,患者就不容易得到更好的专科诊断。庆幸的是,MDT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开始从肿瘤专科医院拓展到大的综合性医院。
我国MDT的发展前景
何教授指出,作为综合医院的一名泌尿外科医生,日常工作中诊治的患者已经偏向于泌尿肿瘤疾病,所以很希望在综合医院中有MDT团队建立。目前的这种合作团队还是松散的,不是一个科,没有形成一个权力,只有当大家愿意把一件事做精做好,才能凑起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建立MDT的未来工作重点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首先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内科愿意跟泌尿科一起来做,这是相互的,也是共赢的,需要一起合作而不是竞争。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分级,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那么MDT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MDT的建立需要大家理念的形成,生拉硬拽是不可能实现的。
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应首先遵循指南,因为指南是以最强的临床证据来规定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三线治疗的具体方案。指南是很程序化的,在临床实践中还会遇到一些个性化患者,所以针对患者,首先需要确定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是否可行,二线治疗是否可行,比如,在国外指南中,晚期肾癌一线治疗药物有六种,但是我国并没有那么多药物,所以只能在现有的药物中进行选择,同样,在国外,阿昔替尼和依维莫司都是二线治疗药物,但国内只有依维莫司可供选择。
关于一线TKI后,二线靶向药物的选择,TKI还是mTOR抑制剂?现在的证据表明,二者各有千秋,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结论,以致指南中二线药物的选择比一线药物的选择多。希望可以形成适合我国患者的经验,任何治疗不仅要考虑疗效,还要考虑安全性,所有治疗一定要达到有效与安全性的平衡。总之,在指南基础上,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临床应用经验,制定方案时只要不违背指南都是可行的。
新型TKI—培唑帕尼
培唑帕尼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中国上市。几项著名的研究,何教授所在医院都有参与,有十六名患者进入了临床研究。从目前的临床数据看,何教授认为,培唑帕尼在安全性上优于以往的索拉菲尼和舒尼替尼;从国外数据看,其疗效也不错。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培唑帕尼均有优势。
在临床试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唑帕尼的肝脏毒性可能比其他靶向药物强,而我国又是肝病大国,虽然现在肝炎患者数量下降,但毕竟在临床中遇到的肝脏有问题的患者相对偏多,这是在培唑帕尼上市后,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关注的。
关于适用人群,从研究结果看,培唑帕尼只要是一线用药,对透明细胞癌都有效。另外,据国外研究,培唑帕尼对肉瘤有效,肉瘤进展快,没有什么治疗药物,临床中遇到肉瘤比较苦恼,如果在国内上市,即使FDA没有批准培唑帕尼的肉瘤临床适应证,毕竟有可供选择,所以肉瘤这部分患者可能也是可以考虑的。总之,何志嵩教授表示,对培唑帕尼的上市非常期待,也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