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朱耀教授:精准打击,核素治疗及其联合方案开启晚期前列腺癌获益新时代丨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25 11:18:01  浏览量:23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日,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在京成功举行,汇聚国内外顶尖学术智慧,共同推动中国创新发展和高水平临床研究开展,为国际泌尿肿瘤领域贡献中国智慧。随着前列腺癌研究不断取得进步,核素治疗在mCRPC,乃至mHSPC领域展现重要价值。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教授分享核素及其联合治疗策略的前移疗效、应用前景,以及MDT诊疗价值。

编者按:近日,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在京成功举行,汇聚国内外顶尖学术智慧,共同推动中国创新发展和高水平临床研究开展,为国际泌尿肿瘤领域贡献中国智慧。随着前列腺癌研究不断取得进步,核素治疗在mCRPC,乃至mHSPC领域展现重要价值。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教授分享核素及其联合治疗策略的前移疗效、应用前景,以及MDT诊疗价值。
 
01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前列腺癌核素治疗发展迅速,如镥177联合标准治疗可改善患者PFS和OS,镭223联合恩扎卢胺可带来42.3个月的OS。您认为这些成果对于mCRPC治疗格局有何影响?未来核素治疗联合方案还有哪些潜在可能?

朱耀教授:众所周知,内分泌治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基石。既往的联合治疗方案主要集中于新型内分泌治疗与多西他赛化疗的联合应用;然而这种治疗方案的副作用较大,而且疗效相对有限。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取得了多项进展。无论是恩扎卢胺联合镭223的治疗方案,还是恩扎卢胺联合177lu-PSMA-617的治疗方式,都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不仅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时间,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存期。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兴治疗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实现了精准治疗的目标。以177lu-PSMA-617为例,其能够精准地针对PSMA高表达病灶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他身体部位的不良影响。相关研究发现,相比于化疗方案,核素治疗及其联合方案在副作用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同时能够延长患者生存。基于上述研究及数据,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又增添了新的可能,核素治疗有望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带来了更多希望。
 
02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前沿探索(如PSMAddition试验)开始分析核素在mHSPC阶段的应用。您如何看待核素治疗从晚期向早期阶段前移的潜力?

朱耀教授:就我个人而言,非常看好将核素治疗从mCRPC前移至mHSPC阶段。这种前移治疗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首先,核素治疗是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治疗策略。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PSMA表达较为均匀,相对而言不易出现PSMA阴性病灶。在转移性疾病的相对早期阶段使用核素治疗,或能取得更好疗效。
 
其次,核素治疗对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虽然要求相对较低)。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通常身体状况较好,对药物治疗的耐受性也较强,特别是患者的贫血状况以及肝肾功能等,均相对晚期患者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将治疗方案提前,患者更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CRPC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约为2年左右;而HSPC患者的平均生存可能4~5年以上。关于核素治疗及其联合治疗的长期副作用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揭示和探索。
 
03
肿瘤瞭望-泌尿时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了“诊-治-访”体系,强调泌尿外科、核医学科、放疗科的多学科协作。在推动核素诊疗一体化过程中,您认为如何优化MDT流程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朱耀教授:我们都知道,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常丰富。从某种角度来看,多学科治疗将传统“以科室为中心”的治疗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以疾病为核心”的治疗模式。在核素治疗方面,我们与核医学科紧密合作,通过MDT团队评估患者的阳性病灶(特别是PSMA阳性病灶),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者,我们还结合新型药物进行联合应用。通过汇总和讨论一系列因素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核素治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同时也需要对其他治疗方法进行调整,并探讨疾病进展模式。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多学科框架下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
 
随着前列腺癌治疗模式的发展,今天可能是核素治疗,明天可能会有更多的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等;可以预见,多学科综合治疗将成为未来前列腺癌治疗的核心支柱。
 
朱耀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编委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编委、MDT Perspective专题负责人
国际泌尿资讯播客GUCast特约顾问
ESMO Asia学术委员会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年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超过460台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